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于2017年4月20日19时41分在文昌航天发射...
2017年4月24日,第二个“中国航天日”到来!
近几年来,随着量子信息的飞速发展,加上媒体的大力渲染...
近几年,电信诈骗层出不穷,日益猖獗,不仅造成了人民群众钱...
|
|
|
北京时间10月22日下午5点,世界能源领域最高奖、被誉为“能源界诺贝尔奖”的埃尼奖(Eni Award)颁奖典礼在罗马市奎里纳尔宫(Palazzo del Quirinale)举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Sergio Mattarella)和部分政府官员及埃尼集团负责人出席。
马塔雷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王中林等获奖科学家颁发奖章。他高度评价了王中林的科研成果特别是纳米发电机和海洋“蓝色能源”技术对世界能源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对纳米能源的应用前景充满期待。
埃尼奖组委会对王中林创立的纳米能源技术的总体评价是对“物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认为“该研究成果为物联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能源技术”(Research provides the energy technology to pow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同时,埃尼奖组委会充分肯定了王中林作为摩擦纳米发电机理论和技术的创立者地位(invented th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TENGs)),认可他是纳米发电机技术用于物联网移动能源和收集大规模海洋蓝色能源等重大科技的发明者(author of the research “Nanogenerator as Mobile Power Sourc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and for Large-Scale Blue Energy Harvesting”),认为他“建立了从环境和生物系统中获取随机机械能来驱动移动传感器的原理和技术路线图”(established 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ical road map for harvesting random mechanical energy from environment and biological systems for powering mobile sensors )。
埃尼奖是世界能源领域最权威、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世界能源领域的“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 for energy),与计算机界图灵奖、数学界的菲尔兹奖及沃尔夫奖等并称为自然科学领域性的最高奖项。王中林是迄今为止获得埃尼奖的第一位华人科学家。
本届埃尼奖共分4个奖项,即埃尼“前沿能源奖”(Energy Frontiers Prize)、“能源转化奖”(The Energy Transition Award)、“环境先进技术奖”(the Advanced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Award)、“非洲青年人才奖”(The Young Talent from Africa Award)和“年度优秀青年学者”(The Young Researcher of the Year Award)。王中林获得的奖项是埃尼“前沿能源奖”(Energy Frontiers Prize)。
王中林荣获本届埃尼奖,充分证明他创立的以纳米发电机为代表的纳米能源理论与技术体系,已被国际科学界与产业界所认可。这一新的能源技术,进一步扩大了人们获取能源的新途径,预示着人类的能源模式将从单一依赖传统“大能源”(如传统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等),开始向既有“大能源”又有物联网时代的微纳“小能源”——新时代能源模式转变。
王中林是中科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创始所长和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校董事讲席教授、Hightower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还是美国物理学会、科学发展协会、材料学会、陶瓷学会、显微学会会士(fellow)和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fellow)。
王中林是国际公认的纳米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领军型科学家。他首次发明了纳米发电机和自驱动纳米系统技术,被誉为“纳米发电机之父”。他是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两大学科的奠基人,发明了压电纳米发电机和摩擦纳米发电机,首次提自驱动系统、海洋蓝色能源等原创科学概念,并将纳米能源称为“新时代的能源”——即物联网、传感网络、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的分布式移动式能源。这一具有革命性的新能源技术,将开启人类能源模式新篇章,为微纳电子系统发展和物联网、传感网络实现能源自给和自驱动提供了新途径。王中林领导下的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所因拥有原创的理论、原创的学科、原创的技术成为世界纳米能源与自驱动系统研究领域的领头羊。
王中林科研成果丰硕,已在国际一流刊物上发表1500多篇论文(其中发表在《科学》、《自然》及其子刊上的文章50余篇),拥有100项专利、7部专著和20余部主编书籍、会议文集。根据Google Scholar 的公开数据,王中林论文引用近19万次,标志影响力的H指数是216,在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领域总引用数和H指数排名世界第一。
王中林先后获得各类国际性重大奖项17次,比如2015年获得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该奖项被称为诺贝尔奖风向标,他也因此成为诺贝尔奖的热门人选之一;此外他还获得2011年美国材料学会奖章、2014年美国物理学会詹姆斯马克顾瓦迪新材料奖、20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2014年佐治亚理工学院杰出教授终身成就奖和2017年全球纳米能源奖等。
颁奖现场
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为王中林颁发埃尼奖奖章
王中林于颁奖现场